【音乐】妙用探究法 渗透音乐知识 增色音乐课堂

作者:高芳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摘  要】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最为重要,因此,有些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忽略音乐知识的传授。其实不然,若要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这一教学目标,往往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支撑,而妙用探究法,渗透音乐知识,能增色音乐课堂。

【关键词】探究法 音乐知识 音乐教学

【正  文】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020年音乐学科纳入中考,虽只是等第,但也体现了音乐素养对学生未来的重要性。无锡市音乐教研员张莲老师在点评一节台湾老师执教的音乐课中作过如下总结:只要我们环环做实孩子们的音乐能力训练,就能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话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如何环环做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妙用探究法,渗透音乐知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探究”一词的解释是探索与追究,基于这一解释以及布鲁纳的理论探究教学法应运而生。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 “探究”或许是理科教师的专利,但其实,音乐教学也需要探究。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音乐教学适时运用探究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演唱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作品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实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标。下面通过举例来阐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法。

一、探究体现音乐性

音乐课与文化课不同,虽同用探究法,但必须体现学科特点——音乐性。让学生真正把握一个音乐作品的特色离不开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挖掘。八下欣赏曲目《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旋律比较简单。如果草草了事,估计5分钟就能完成,但这样教学的后果使学生对这个作品情感的表达和作品的理解有所欠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想想旋律应该是感觉非常美好的,但为什么旋律中透出丝丝的莫名的哀婉之情呢?因此都节调式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如果教师只是把都节调式三言两语告知学生,学生记忆就不可能深刻,而且学生会觉得老师是为了讲音乐知识而讲,特别无趣。因此,笔者就在教学中让学生唱歌谱,找出歌谱中出现的音——34671,乐句结束音主要是哪两个?歌曲最后结束在哪个音?最后出示都节调式音阶的排列:3 4 6 7 1 3,指出这是一种含有两个半音的五声调式。日本民歌中特有的情感就是因为这种调式。如此,学生理解作品就能更上一层楼,起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作用。

二、探究讲究循序渐进

不论是哪门学科,“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时想运用“探究法”就千万不能着急,要讲究循序渐进。在七上《念故乡》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但要达成目标实属不易。为了让学生每一遍演唱都有细微的进步。我设计了探究教学法来学唱歌曲。众所周知,音乐作品特点的形成离不开诸多的音乐要素。因此本课设计了一条“探究音乐要素,把握音乐情感”的探究之路。音乐探究这条路开始走得并不是特别顺畅,因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要求有点高。但是“由易到难”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地探究方式特别管用,贯穿在学唱中探究也特别管用。每一首音乐作品,学生初次聆听的感觉都会是作品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因此,教师把第一个手法定位在让学生感知作品的速度,可以想象学生当时的反应——脱口而出,速度较慢。接着,教师把第二个手法定位在让学生感知作品的力度,学生边学边感受,也很快感受出这首作品整体的力度较弱。在教师范唱和学生学唱两遍的基础上,教师把第三个手法定位在让学生感知作品的节奏。为了加快探究效果,教师把“节奏”作了比较通俗的讲解,让学生边唱边结合谱例找出作品中哪种音符用的特别多?探究出答案后,再通过对比法感受有附点和没附点的区别,从而感受出符点音乐在作品中的价值。最后,教师把第四个手法定位在感知作品的旋律。几遍学唱下来,学生对旋律已比较熟悉,这时探究旋律特点可谓是水到渠成——旋律多重复。并通过“找一找”和“唱一唱”歌曲中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乐句进一步感受作品所表达出的浓浓思乡之情。经过四种手法,即四种音乐要素的探究,学生个个心中有所悟,在演唱作品时非常珍惜自己探究出的结果,用心演唱每一遍,因此,学生的每一次演唱都有进步。当然在探究过程中,也不能只局限于这几种要素,教师一定要指出,作品的情感表达还与旋律线、音色等有关,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探究与对比相结合

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需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