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心灵的碰撞 成长的激荡

作者:蒋琪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摘要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这句话阐述了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学生成绩不再是判断教师工作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健康向上的教育思想,那就是“用心灵打动学生”,以真心换取真心,以此创造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从而引领学生在自动、自觉内化所学知识并且学做真人的学习道路之上孜孜不倦、昂首向前。

【关键词】

教育;公心;细心;诚心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1]班主任的工作再度受到重视,需要选派的教师要求中,三分之二都是强调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好的思想素质高以及较强的奉献精神。显而易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对教师教育方面的意见中,与陶行知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现代心理学认为:初一的学生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发展,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那么,讽刺、嘲笑甚至是打骂对于学生来说,一时之间可能“收获颇丰”。但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生心中不可逆的反叛心理,结果越演越烈。相反,若真能按照先生和中共中央的想法,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处境之中,用时间和自己的心灵代替眼睛来观察学生的状态以及心理变化,才能真正触摸到对方的心灵,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烙印。

一、    公心看待学生

刚接手的初一班级,共有50名学生,有的看起来文静,有的看起来调皮。一两个礼拜之后,开始现出“原形”。果然,就有班干部向我“举报”我班一位陈同学带有攻击性“武器”,并且这武器上还沾有厕所的污秽物。幸好,班干部将这些东西及时地没收,没有造成校园事故。事后,我先表扬班干部处事果决,再找到这位陈同学了解了一番,发现这位同学似乎“精神上有点问题”——他的校服长时间不洗,将鼻涕等许多污秽物直接擦在校服上,个人卫生极其差劲,导致没有教师甚至是学生愿意靠近他;喜欢捡大量的蜗牛、毛毛虫等小动物,将它们放在文具盒或者是桌上,再一一碾死;将未清洗过的花瓶中的水,直接倒入自己的水瓶以此解渴……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于是,我立刻私底下联络了陈同学家长,听到了对方家长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小学老师都说他精神不正常,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托马斯.里克纳也说过教师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利。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寄语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2]此时,急需的就是班主任的耐心观察和公正的看待。所以,平常我先是劝导他不要再做出类似的事情,为他分析利弊。看到他在逐步地改正之后,再经过几次学科测试,发现虽说陈同学文科不大理想,数学却是高于一般人,将他的分数在班级所有人面前夸了一遍,明显可以看到他的眼睛在周围同学的诧异中发光。当他在课堂上犯错误、睡觉时,我也会疾言厉色,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正。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我看不到他校服上许多的污渍、桌上的小动物、自制的武器,看到的是他渐渐上升的成绩和对待他人温和的态度。

“精神上有问题”,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伤人的一句话。评价,是与这些孩子相处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师所表现的态度,拥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却不能过于依赖这些评价。一旦教师按照以往的评价将学生套上模具,学生只会向盆栽一样,按照你的方式生长。我的师傅说的很好:“你将他看成一个疯子,他的精神就会慢慢不正常;你将他看成一个普通人,他也会与常人无异。”

二、    细心观察学生

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无差生,生生皆可塑”。在这种教育氛围之下,班主任就更应该守住本心,用细致的观察和全面分析来对待学生。

我班有一位肖同学,平时成绩是只能考到十几、二十几分。在多次测试以及对于这个学生的尝试帮助却不见丝毫起色之下,我对她失去了信心,一度将她放置在班级学习的边缘。直到有一次找肖同学同桌谈话时,听到语文老师提了一句:“你现在还不如你的同桌努力用功!”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连忙找到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了解肖同学最近的情况,均反映:“比以前努力了很多,学习态度有所改善。”结合我之后对于她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