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分析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长安中学语文教研组于10月8日在周清泉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的《散步》,由任教七年级的张秋迪老师和任教八年级的王芳老师开课。
张秋迪老师首先通过带领学生朗读、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内容;其次,以“字里行间”为基点,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关键字句,深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体会隐含的“生命主题”。接着,张老师对本篇文章的特殊写法——“大词小用”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领悟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中年人的责任感。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条不紊,有亮点,有深度,学生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王芳老师则通过谈话导入,先由学生分享与家人散步的经历,拉近学生与文本故事的心理距离。接着,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抢答,既活跃了气氛,也在讨论中理清了思路。她抓住生动的词语、精美的句式、细腻的描写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和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课堂上王老师立足单元教学要求,循循善诱,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引领孩子们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领悟“扶老携幼”的主题。
课后,语文组的老师们对两位开课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实现了教学优势互补,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
最后,顾翔海副校长对于两位年轻教师立足教材、优化教材、深入研究教材这一方法表示赞赏。同时,顾校也对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第二要用任务驱动教学;第三,发扬自身优势,让教学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年轻教师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了教师们的学科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展现了新教师的风采,呈现了真实、精彩的课堂。精彩的教研过程让教师们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共研、共享,为今后的语文教研打下坚实基础。
撰稿:王 芳
初审:周清泉
终审:顾翔海
发布:李连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