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政史地组理论学习材料】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及标准建构

作者: 来源: 录入者:cazxllg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1日

202203111637482001.doc

针对学生作业方面的一些问题及对问题的剖析,本文提出了作业设计的“三维度+六要求”标准框架。“三维度”即目标、内容、形式三个维度,“六要求”分别为课时目标要求、学生学情要求、层次要求、整合程度要求,以及内容鲜活要求和形式多样性要求。

中小学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其或适度补偿课堂所学,或灵活拓展课堂所知,或将课堂所学于生活和社会情境中进行实践应用。同时,课外作业也是学校对学生课外学习的一种指导,旨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合理安排课外生活。课外作业还是家校联系的一种纽带,有利于促进家校共育共同体的形成。

学生的课外时间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宝贵且又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利用至关重要。这从根本上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有研究、有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且务实的设计,以此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拥有优质的课外生活。

一、中小学常见的作业问题分析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爱学习,勤思考,勇创新,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教育矢志不渝努力的目标。在核心素养培育和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和追求一时以及某个阶段教育“成绩”的短视行为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在学生作业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一是书面作业明显偏重,忽视形式的多样性。在很多学校和教师的眼中,作业等同于“写作业”,不动笔和没有呈现在作业本上的学习活动不被视为正规的作业,由此也导致学生作业的书写量居高不下,学业负担不能够有效减轻,由作业带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能够明显体现,学习本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没有在作业上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是复习巩固取向独尊,轻视作业的生成性。作业在很多教师心目中主要是用于达到复习巩固课堂所学、避免知识遗忘和技能弱化的目的,因此很多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学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展学习所得,致使学生不能达成新的体验和领悟,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学习在所难免;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基本局限在反复的抄写背诵及做题上。

三是作业布置以本为本,淡化作业的设计性。作业不只是教材编写者预留的习题或活动,同样是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状况量身定制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以利于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不能在作业布置过程中简单地以“请翻到课本××页,做第××题”了事。例如,某初中历史教师依据课本中“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的事实,不假思索地连续编写出了三道选择判断题,让学生作为课外作业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即:

1)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2)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3)黄花岗起义第三枪是谁开的?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这样的作业设计明显是同级水平的重复,设计感无从体现,如此简单粗浅的“裂变”无疑增加了学生无意义学习的负担。

四是作业要求整齐划一,无视学生的差异性。为了确保作业有意义和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有差异的、分层级要求的作业,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学习的持续进步和提高,而不是所有的作业一律以必做题的形式布置给所有的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作业应以复习巩固为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宜加大认知拓展和问题挑战的难度。

五是作业批改处理粗简,弱化反馈的指导性。作业的批改和反馈是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教师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评判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发现作业出现的错误及其成因,而不能简单地以“√”“×”标记对错甚或以“阅”字、当天日期等来表示看过,因为处理粗简的作业批改反馈弱化了对学生更为精准、更为必要的指导,以至于学生经历这样的作业批改后,所暴露出的问题依然不能够被有效解决。有时候对于有些学生的有些错误,还需要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让作业应有的反馈、矫正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存在,既有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也有部分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追求不够积极主动的原因。能力不够往往造成的是作业设计的盲区和误区,而追求不够则往往导致的是作业处理的简单和草率。

二、有效的作业设计标准构建

为了充分促进学生作业应有作用的有效发挥和预期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作业从设计到评改都需要以科学合理的专业标准来予以规范和指导。作业设计的标准既要回应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要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要求,同时还要密切反映国际教育教学和学生作业设计的改革潮流。基于上述要求,学生作业设计标准思考建构如图1。

首先,从作业要达成的目标来看,任何作业都必须体现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因为作业与课堂学习关系密切,所以作业的首要标准就应该是与课时目标的关联性。教师布置任何作业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都必须是和课堂的课时目标密切相关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业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实现其循序渐进性,以及作业完成与课内学习相辅相成。坚持这样的标准,也可防范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以及无意义学习的发生。

其次,作业目标的确立,不仅需要与当堂课的学习目标相关联,也必须对学生的学情具有针对性。换言之,作业的布置,或是回应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内容,通过作业予以弥补而使其过关;或是回应学生课堂上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的格外关注或疑惑,通过某项作业的完成要求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或好奇心,因而,有关作业目标的第二条标准就是学生学情的针对性。唯有回应学生学情的作业才能保证作业任务的精准和不可或缺。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