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美国一些中小学有所谓“课堂正式评估”。我有机会观察过几所学校的这种“课堂正式评估”。

之所以说是“观察”,是因为这种“课堂正式评估”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定性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聘任和使用,因此在学校只有特定的人(校长、副校长、部门主任)所做出的评估才有效。

为了具体研究这种“课堂正式评估”,我收集了几所学校的“课堂正式评估”听课反馈报告原件。

研究下来,一方面,我们对美国中小学“课堂正式评估”制度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我们从这些具体材料中,管窥到美国中小学关于“好课”的标准。

下面我以3份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听课反馈报告”为例来具体分析之。

首先看是否达成教学目标

研读完这几份“听课反馈报告”,我最深的一个体会是:美国人真实在,评课也是如此。是不是好课,是不是成功的课,首先看是不是实现了教学目标。

这三份“听课反馈报告”中,有两堂课被评为“满意”(最高级),列出的理由排在第一的都是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对其中一堂课的表述是:

“今天的教学达到了基础课程的目标要求⋯⋯这堂课可以认定为‘满意’。”

对另一堂课的表述是:

“课堂目标体现在课堂全程指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在课堂结束时的评估以及他们的雕塑作品,展现他们在‘添加和减少’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提供给学生机会来完成相似的书面活动的方式,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得到评估。根据以上原因,本堂课被列为‘满意’。”

三堂课中有一堂课被评为“尚需改进”,理由很直接:

“根据学生在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可以发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是非常初级的。当完成了第一部分的教学目标,进入第二部分的教学目标时,你又回过去带领学生探讨第一部分的内容,这也反映出学生没有真正达成第一部分的目标⋯⋯因此该堂课被评价为‘尚需改进’。”

从整份“反馈报告”来看,对这位教师其他方面的评价并不是太低,但就是因为“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达成,或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非常初级”,所以就被评为“尚需改进”。显然,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对一堂课的评价来说是“一票否决”性的。

在中国,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时候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但我们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