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2日

 教师比学生更需要学习,教师职业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因为只有教师知道如何去学,学生才有可能跟随他学习。

    承认自己需要学习,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从走上讲台的第一个星期起,我就想到,随“教学”的开始,属于我的学习也开始了。因为面对的这五十多个人,他们的智慧总和必然大于我,我唯一高于他们的,是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然而这种不足道的“优势”会很快消失。

    30年以来,高师毕业即从事教学成为常态(近年一些学校才要求“硕士学历”)。我的同事,大多数是在22岁左右毕业来到学校的。在他刚走上讲台时,谁都会认为他的“专业水平”处在并不高的状态;其实,此时的他,缺少的只是经验和资历,一般而言,他的知识水平比工作了十多年的教师要“新”一些。

事实也证明,相当一批教师一生中知识水平最高的时期,就是刚刚毕业的那几年,——面包刚刚出炉,“色香味形”俱佳。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熏染,很多教师在繁重的重复劳动中疏于学习,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对他没有吸引力,他已经成为庞大的考试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成为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操作工。在教学方面,他只要带两轮教学,那些经验和技巧足以应付低水平的中考和高考。于是,他很可能停滞徘徊在起点附近,不思进取;而僵死落后的评价机制会很快给他带去显性的利益。在那样一种状态下,初出茅庐时的教育理想很快消磨殆尽,教学激情随之消磨一空,更不用说什么教学风格了,偶尔有过的那一点课堂魅力不过是昙花一现。

根据我国的劳动退休制度,如果22岁高师毕业,男教师得工作38年,女教师得工作33年,才到退休年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在大学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大可能支撑他站立讲台三十多年;那些知识,也不可能三十多年不过时。如果一名劳动者的技艺永远停留在22岁的水平上,是很可怜的,他所做的工作,新一代机器已能代替他;而一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定格在22岁这个符号上,则是可怕的,因为在以后的三十多年内,他只能用陈旧的方法向学生教授陈旧的知识。

教师只有比学生更善学,才可能会教

相比而言,教师的工作很容易走向平庸。

2004年课改开始时,很多老教师反对使用新编教科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