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第11期姜玉华老师的《如何提高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一文后,有一点想法,写下来与诸位同行探讨。
文中提到:“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依照教学目标,从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差异出发,把具有相近体育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特点的学生合为一个教学小组。”由此可见分层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依据,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组,我认为这样分组似有不妥。
大多数人认为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是这种同质分组也存在其不可忽视的弊端。
第一,分层教学可能造成学生差距的扩大
学生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在认识、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学生个体在学业上的差异是合理的,必然的。而
分层教学中采用的同质分组形式,人为地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组,而旦教师在教学中处理不好三组的关系,可能造成学生差距的扩大。
第二,分层教学不利于师生关系建设
如上所述,学生个体在认识,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造成其在某一学习领域上的困难,并不能说明其在另一个领域学习中也不行。这样容易使差的组的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体育学科造成厌恶,从而危及对教师本人的烦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分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 下一篇: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