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语文教研组理论学习材料】语文统编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cazxllg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202011191359041625.docx

|温儒敏

谈谈语文新教材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总的来说,“统编本”语文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

?

特点之一是体现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 统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为什么要重视读书?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人的阅读峰值是在小学,到了初中一二年级还算比较高,到了初三就一路下滑。这值得深思。现在很少人能沉下心来读书,这样下去,国民的人文素养如何提升?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学校,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导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导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让孩子从小“ 海量阅读”,读些“闲书”,读些“深”一点的书。可以“ 似懂非懂地读”,鼓励他们“ 连滚带爬地读”。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的阅读任务,如做旁批、做笔记、写读后感等。事实证明,管理太细,要求太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一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不能到处滥用。语文课不都要精读精讲,不要“抠”得太死,要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

?

特点之二是重视经典选文,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统编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约占所有选篇的51.5%,比原来的也有提高。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古诗词教学,重在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刚开始说不清美在哪里,但却会慢慢沉淀。教古诗要让学生多吟诵,让孩子多读多背。吟诵不同于朗诵。吟诵是自主诵读,特别适合古诗词,即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读给自己。而朗诵是众声和诵,有利于制造气氛,往往带有表演的性质,也容易形成程式化的腔调。要注意这二者的区别。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有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 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时文”相对少了。

?

特点之三是防止反复操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被弱化,老师不好把握教学知识点,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梯度被打乱。有的课上得很“花哨”,有很多活动,有好看的课件,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要重视“ 一课一得”,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要明晰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重建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教学要点力图更清晰,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有哪些“干货”。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

特点之四是加大课型的区分。小学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开始分精读课和略读课。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构建了“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去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教师怎样上好精读课呢?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主要是以有趣的问题做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点的是教方法,也教点写作的方法。课型要搞清楚,要区分。不能所有的课都上成精读课。另外要注意文体,不同的文体,讲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文体也要变通。现在很多老师备课,把不同的文体——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等都讲得差不多,这很不好。譬如有的老师讲童话,也去分析人物形象,去讨论思想背景、思想意义,这是不对的,因为童话不是小说,是关于想象力的东西。

?

“统编本”语文教材很注意体现课程标准的原则——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