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才智和聪慧,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习性、爱好、能力和认知等方面的多样性,其潜能未必能在同一时刻被开发出来,有快的,有慢的等等。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如何找到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研究差异教学在二期课改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多样性、目标分层、面向全体
一、差异教学提出的原因
记得希腊神话里有一则叫做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铁床的故事:伟大的雅典英雄忒修斯历经了种种艰险,最后见到了一个最可怕的恶魔??他的名字叫做普洛克路斯忒斯,住在埃莱夫西斯附近,终日守在路边强迫将每个被捉到的过路人都按住躺在一张特制的铁床上去量一量,凡身体超过床长者均要被他用斧子砍去脚截短,而不及床长者则要被他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以便使他们的身体与他的铁床的长短相等从而符合自己的标准,结果被他丈量过的过路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避免与杜绝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铁床式的教育模式,不能把儿童强行打造成为千篇一律的人,抑制他们个性的发展,因为这从来就不是教育要求的本质。①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寻找到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特性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到展示。
因此研究差异教学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要求教师不但要做个“引领者”,还要更善于做个“发现者”和“指导者”。这关乎到国家未来人才的整体素质。差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因人而异,育成各式各样的人才,同时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扬崇高的师德师风。‚ 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事实,满足于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多样化充分发展的教学。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习性、爱好,能力和认知等方面的多样性,从而产生了个体的差异。研究差异教学是要求教师在“普教”的基础上力求尊重学生个性多样化,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取得多样性进步的问题。当前二期课改实践中的小班化教学为差异教学的实施构建了有效的平台。差异教学使教与学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服务。21世纪,教师的角色正从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如今的“引导者、发现者和指导者”。于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日益得到尊重,使学生从小就努力培养起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就是尊重学生。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发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他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代起就失去了自尊心,那对他还有什么可指望的呢?”
二、差异教学的理论研究
所以教师应当有责任有义务在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动态地寻找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主张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知学,好学,乐学,以此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K.D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教育思想的化身。被称为“俄国教师之师”、“俄国儿童之友”、“俄国小学的创建者”和“俄国科学教育之父”。他说:“我们并不告诉教师要这么做或者那么做,而是要求他们对想要控制的精神现象的规律进行研究,使其教学符合这些规律以及符合其在应用这些规律时的客观环境。由于教育环境的多种多样,受教育者的个性千差万别,岂能有万能的教学法?人们恐怕找不出一种教育方法不是既有利有又弊的。一种方法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有用的效果,在另一种情况下,会产生有害效果,而在又一种情况下,则根本毫无效果。”
三、差异教学的研究目标
研究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对教学对象实施目标分层。以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为例,我通常会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接受能力的快慢,把他们分为A类、B类或C类,并适时地调整。这种分类,绝不是简单地给学生贴标签,而是为了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影响,缩短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让学生都有自信,学有收获。
比如:《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要求,小学启蒙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词汇教学无疑是一个着重点。在新授时,我通常会把词汇分成两类,即:基础性词汇和拓展性词汇。基础词汇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的,要求认读和拼背。而拓展想词汇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