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分析和研究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行为的表现和特征,探索这些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中随处可见,有些教师能充分运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来设计教学,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高效能的教学行为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素质发展的质量,而一般的、低效能的教学行为则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以下列举了课堂中的一些高效能的教学行为,以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1、精心设计活动,增加学生可维持注意的时间
教师是否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是影响学生专心注意的时间与学习成就的因素之一,有效能的教师会设计适当多样化的活动,向学生提供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以增进学生的有效注意。
2、经常以小组分组的方式来教授新课程
有效能的教师会向学生说明活动的意义,并加强教师与小组间的互动,同时教师强调活动的价值,以此增加小组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在实施分组时,小组成员的分配会影响学生学习专心情况。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与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共同学习时,会有较高的学习成就感。因为这样的小组,教学进度较慢,学生也易维持兴趣。每个小组成员有轮流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学生的座位安排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程序,前面和中间座位的学生比坐在后面和角落的学生参与程度要高。有效能的教师会视情况需求来安排座位,依照活动和环境适当地安排小组座位,精心安排的座位要比随机安排的座位来得有效。
3、提问的技巧最能显示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生在上课中是否能积极参与,与学习成就感有关。等待学生作答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学习成就感与学生参与的意愿。教师依问题的深浅程度给学生待答及回答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耐心倾听学生不很流畅的解答,多一点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班级中形成宽容互助的家庭式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倡导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延长学生应答时间会对学生学习有正面的影响,而且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成功经验对学生学习成就感有绝对的影响。学生的智力程度不一样,性格也各有不同,教师应熟悉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合理设计提问,有针对性地提供难度适宜的问题。有效能教师会因学生程度的不同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可感觉到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有效能的教师密切注意每个学生的发展,不断地给予肯定和更新更高要求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螺旋式上升。
有效能的教师经常会设计开放式的问题给予学生较多的挑战,适当增加学习或活动的挑战性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善用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不论是高能力学生还低能力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随机地提问学生,要比全班一起回答或是叫举手的学生回答来得要好。如:低年级数学课中常见的口算,教师随机叫一学生,然后随意让前后左右的学生回答,注意力非常集中,达到了让每一个学生练习所有口算的目的,提高了口算练习的效能。
- 上一篇: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
- 下一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