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差教学策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论文网 h
关键词:分层 应用 主体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价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拥有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天赋和运动偏好,在体育运动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分层次教学策略,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判断基础,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状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评价,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完善合理的体育教育。比如通过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后,依据体能和技能的划分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针对体能类的学生,着重引导他们练习跳跃、投掷等;而技能类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的技能,比如球类运动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对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教材,统一化的课程与规范性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此同时因为中学生的人数过多,体育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只好对待学生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也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开发,所以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质情况的发展规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创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才能有效确保每个学生的利益,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分差教学策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学生主体分层
中学体育教师根据班级内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对班级内学生的体能、体育能力、运动素质及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并以此为依据,将班级内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三个层次。其中,A层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运动基础比较高的学生;B层主要是指那些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运动基础处于中等或平均水平的学生;C层学生则是指运动能力较差、存在身体缺陷或者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后,在教学实践中就可以针对每层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并获得相应的体育乐趣和成功体验。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与分组教学策略充分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层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足球组、篮球组、乒乓球组、健美操组等,并且每堂体育课都给每个小组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 上一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
- 下一篇:浅谈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