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教师发展处理论学习材料】“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是如何开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cazxllg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0日

202305101114457877.docx

教师课题研究中心 2023-02-21 14:36 发表于山东

设计实践性作业、长时作业、高阶作业

书面作业少了,实践性作业多了。以前,学生课后作业基本都是使用现成的配套练习资料,书面作业几乎成为唯一的作业形式。对学生来说,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兴趣。现在我们数学备课组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数学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数学阅读,以此来替代书面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短时作业少了,长时作业多了。以往我们的作业形式以“即学即练”的短时作业为主,要求堂堂清、日日清,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围上。实施“双减”以来,作业分层,努力减少作业量。长时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了学科边界,还热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低阶作业少了,高阶作业多了。低阶作业的设计只是以知识的及复操练、理解和应用为主要目的,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而高阶思维教学,相应的作业应以培养学生及思、提问、求解、批判、决策等能力为目的,是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保持学习好奇心的重要途径。校语文备课组尝试利用思维导围进行课前预习。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告的易推样肉教师货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式学习更为深刻。

作业内容情境化,方式多样化

第一,作业内容情境化。作业不再是简单复习知识,而是将知识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但又不是学习、生活情境的简单移植,而是通过对真实世界中的情境素材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一种典型情境,既能有机融入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又能给学生营造真实性问题解决的环境。也就是我们避免了原有作业的知识“裸现”,通过生活、学习和可感知的情境对知识进行“包装”,使情境成为知识承接的基本载体。在现实的作业设计时,我们往往提供多个不同情境题材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既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使作业更为个性化,又提高了知识的应用性,进一步扩展了作业的功能。

第二,难度进阶性。作业不再是没有难度梯度的知识重复呈现,而是一种进阶的结构化设计,这种结构化的作业设计进循思维的普遍规律,也就是通过问题的逐一展开实现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逐步演化。这种难度进阶不只是知识层面的进阶,还是恩维层面的进阶,更有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进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每一作业的难度系数,二是不要求学生完成所有难度系敷的作业,而是只要求完成其中一个作业,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系数的作业。这样,以难度系数为维度形成相应的作业菜单,让每个学生做“适合的作业”。

第三,方式多样化。不再是统一的书面作业,而是将作业与学生的家务劳动、交流访谈、社会体验等有机结合,形成生活中的数学、访谈下的语文、社会体验后的作文等,实现作业方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化的方式使作业内容与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等紧密关联,作业的综合性更强、对学生的要求更高,真正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打造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

一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统观整本书教学战略设计与战术设计。教学既需要全面统观战略设计,也需要战术设计。全面战略设计从“立德树人”的观念审视教育教学,而战术设计则是恩考一节课如何做到让每个学生“吃饱”“吃好”及“吃到”。如何让课堂的导入、提问、互动、小结变得更新颖有趣。在整体教学战略设计上,教师备一节课需要以单元、甚至中学整册教材的内容作为背景,需要以全面育人观的角度审视教学。教师还可以遵循“G20”,调控课堂,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教学模式 (即教师按高效原则授课20分钟)”的积板性。

二是注重学情设计。新形势下的新课程,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三是课程宏观设计。以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通晓整册书的内容,做到“一览众山小”,设计出符合“双减”。的真实情量,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奥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