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数学教研组理论学习材料】因“三生课堂”而生发的教学设计——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作者: 来源: 录入者:cazxllg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202306141558303827.docx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    佘  科 

【设计理念】

近年来,为不断实现高效课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明德教育集团深化“三生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三生”即生活、生命、生态。本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三生课 堂”教学理念而展开。首先,将源自生活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例或 实物引入课堂,体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 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充分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另外,课堂中 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师及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探讨,教师注 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真正体现人文关怀,使数学课堂 充满生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月食的形成”,在观看的过程中提出问 题:你们看到月亮和地球的圆形轮廓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从自然现象中引出它所 蕴含的数学问题——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在神奇中产生兴趣, 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渴望,于是把教学带入下一个环节。

二、探究新知

问题:两个不等的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呢?

师生根据刚才视频的动态过程,共同归纳总结出圆与圆的五种位 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指明同心圆是内含的一种 特例)。

接着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两个圆的哪些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补充,让所有的学生 都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多种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感受生活 的多姿多彩,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之后,紧紧围绕新学知识,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以供小组讨论:

问题 1:为什么强调不等的两圆?

问题 2:按两圆公共点的个数可以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为几种 情况?

问题 3:能否类似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分 为三种情况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新学知 识的理解。

在学生充分讨论、展示结束后,为趁热打铁,将课堂气氛推入一 个新的高潮,我设计了“抢答游戏”环节。(幻灯片展示抢答题)

在图中有两圆的多种位置关系,请你找出还没有的位置关系是 什么。

设计意图:引入竞争机制,不仅让学生熟练了两圆的各种位置关 系,更营造了一份和谐、活跃、民主而平等的课堂氛围。

此时,借着学生的兴趣和劲头,我又提出一个崭新的问题:回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等价条件,两圆位置关系又与哪些量有关呢? 设圆心距为 d,两圆半径分别为 R、r  (R>r)。

请看视频,并注意圆心距的变化。

视频放映结束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用两个大小不一致的圆形纸片贴出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然后,在各种情况下,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圆的半径及两圆的圆心距,进行比较,总结规律,完成表格(幻灯片呈现)。

两圆位置关系

图形

d 与 R ,r 之间的关系(R > r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视频,学生对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和或 之差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有所猜测,再通过动手实验,参与数学活动, 共同探究,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这个时候,课堂氛围已达高潮,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要点有了全面而较深刻的掌握,于是顺理成章地将教学过程推进到下一个环节。

三、小结升华

设问:本节课学完后,你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学习到的知识) 你有什么想对同学说的?(要注意的地方)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 (还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体现人文关怀。

当同学们畅所欲言谈完之后,我也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一段感 悟:每当谈到“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我就想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外离,就好比关系疏远;外切,就好比相互依存;相交,就好比 彼此是朋友;内切,就好比依存和包容;内含,就好比一方对另一方 的包容、宽宏和大度。而当达到内含的特殊情况:同心,即好比人和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相互包容,和谐共处。我们一个班的学生, 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一起组成一个集体,就应该慢慢地由“外离”逐步 变成“同心”,这样才能最终圆我们的“班级梦”。

四、布置作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后是布置作业的环节。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适应不同梯度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评价】

本堂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圆和圆的五种 位置关系”,接着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 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探究“各种位置关系下两圆圆心距与两圆 半径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对数量关系比较模糊,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关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给了学生比较充分的思 维、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展现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了数学课堂的生态性。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