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和学生交流,还是与家长联系,班主任都要抱有真诚的态度,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善之心,时时和学生们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并创造更多的美,这样不但师生关系和谐,而且也能获得家长们的极大支持,教育工作非常有成效。更难得的是,由此学生激发了班主任更多的活力和竞争意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开创出新局面,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关键词:真善美、师生、共成长
朱熹曾说:“百学须先立志”,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说:“百学须先立德!”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条件,班主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这些话语无一不是在强调班主任对学生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对班主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两者是相辅相成,注定一起发展的。因为坚持追求真善美,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真,就是性情真诚、真实,做人要实在,也就是求真。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不带一个假字。做一个班主任,肯定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工作,自然会全身心地付出。这就是真。当然,这个真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总归就是要让人家感觉你的真。
班主任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是最多的,其次就是任课老师和家长。现在就说一说和家长面谈的情况,看看其中具有真之后产生的力量。
同为学生成长的教育者,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彼此平等。这就奠定了真诚对话的基础。一般来说,家长到学校,会先到班主任办公室。这个时候,不管家长是为什么事情来,班主任说话时要礼貌、客气,有个称谓,打个招呼,同时举止得体、大气,像给家长搬个椅子坐。看似小事,但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所以交流也就无障碍,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体现出真正关心、真正了解、真正解决的原则。
放假了,小建因某种原因不能来学校拿成绩册等,他的家长就来了。同时这个家长还主动向班主任反映了孩子最近思想上的一些情况,临走时还对孩子假期生活如何安排与班主任进行了一番探讨,令班主任很感动。其实,在这之前班主任和家长还有过一次“交锋”呢。
那次的情形是挺有意思的。小建因为贪玩,作业老是不能全部完成,班主任就想和家长,还有孩子一起商量对策。但家长很急躁,对孩子的教育很不讲究方法,甚至说“这孩子不好好学,你们学校要开除就开除吧”,这与当初教育孩子的本意是相反的。班主任就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家长“理论”了几句,并重申一道教育孩子的合作性。当时也在现场的另外一位家长也对小建爸爸的做法提出质疑,这让他有些不好意思。班主任一边保持真诚的态度继续和气地交谈,一边也对他的心情表示理解。
班主任真为孩子着想的心思,家长冷静之后,慢慢就理解了,对以后的工作也是非常支持的。所以,这次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更热情。
美国著名推销员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意思就是必须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真诚对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这也给予班主任一个深刻启示,真是做人的一个准则,真是工作有效的一个要素。班主任从此更加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也让自己愈加真诚。
“真”可以成就信任。
善,就是有善念、有善行,做事能从善,也就是向善。自己坚守善字,看学生也相信其本质有善。孟子就说过:“人之初,性本善”。班主任要始终保持善心,也相信善心无处不在,并从善字来考量学生所行之事的本意、本性,不无端揣测学生有什么不良想法或行为。
想一想,我们平时做事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心机,不也是从本分出发的吗?同时在善言、善行中,我们不也都感受到了愉悦吗?
班级中的小杰,一直是沉默寡言,应该说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孩子。一次在生物课实验室做完实验后,任课老师向班主任反映情况,说小杰在实验室课桌上写下了不文明词语。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何况是像小杰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做呢?
班主任没有像其他学生想象的那样火冒三丈,并且把小杰批评一通,而是在想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在困扰着他,所以这样做,也算是发泄一下吧。因为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不会乱涂乱画的。班主任相信孩子本性都是纯真善良的,但必要的教育还是要的,就对小杰提出了善意的忠告,然后想再了解一下情况进行继续教育。
- 上一篇:【德育论文】一个“不安分”的学生
- 下一篇:【获奖论文】在不一样的课堂中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