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名作细读》片段选读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2日

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曾经在谈到文学教育时指出,语文教学最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分析有效性却令人悲观,主要是因为分析的方法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实际的分析只是在作品的表面上滑行,只满足于提示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对此,孙绍振教授提出了“还原法”来分析作品。

所谓“还原法”分析,孙绍振教授认为:“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或者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文学教育》2005.01孙绍振《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其著作《名作细读(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月)集中体现“还原法”的理念。现辑选其中两则答读者问,希望各位老师读有所悟。

问题1: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百年来,人们都说好得不得了。到底好在哪里?

用我的“还原法”很好解释。第一,如果把“今宵酒醒何处”还原成“昨夜酒醉何处”,一系列的矛盾或者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就可以分析了。酒醒是酒醉的结果。没有醉哪里有什么醒?偏偏不写酒醉,把酒醉故意省略了,这是有讲究的。前面有一句“对长亭晚”,说明是昨天晚上就喝了。这一句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醉得多么长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醉到什么时候才醒?“晓风残月”,一个“晓”,一个“残月”,说明醉了一夜,天已经亮了。第三,在什么地方醒来?醒来以后竟还不知道身在“何处”,可见酒之酣;醒来还迷迷糊糊,可见酒醉后是随地倒下的。不是在室内,而是在露天,暗示读者,他已经大醉到不觉夜寒(当时是清秋)。第四为什么要醉成这样?因为离别,这是一首送别词。一般人的大醉不至于此:如此大醉,不仅感情强烈,而且完全任性。第五,更不可忽略的是,醉汉本该酒气熏人,衣襟污秽,但是,这些全不在感觉之内。而且全无狼狈之感,视觉所见唯有杨柳、残月,触觉所累,只有晓风吹拂。词人用三个细节把醉汉醉酒转化成写意画幅,把狼狈的姿态转化为自我炫耀。可见感情多么深沉、心态多么自如。

问题2:老师在分析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提出:当时正是盛唐,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不可能只有一条船,李白却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什么只看见一首船呢?回答是,他眼中只有孟浩然,只有长江的流水。他舍不得朋友离开。远远的船帆已经消失了,李白还是站着,心已经随孟浩然远去,仍然久久地凝视。这样的分析,你以为如何?

我觉得,这位教师分析得相当到位。特别是他用还原的方法,说在黄鹤楼下,肯定不止一只船,而他只看见朋友的一只,船已经消失了,他仍然站着,这充分表现了他的恋恋不舍的情绪。我们在课堂上听了多少次“一切景语皆情语”,说得太多都没有感觉了。其实,作些分析,就有感觉了。首先,这句话说得是有点绝对化的,事实上,第一,并不是一切景语都是情语。有些流水帐式的景语,就不是情语;第二,并不是一切表现了情感的语语言都是精彩的情语;第三,把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独特的,才可能有深邃的诗意。这里“孤帆远影碧空尽”,当然是景语,其杰出之处在于,其中不仅仅是景,景观意象是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暗示了一个人的专注的视觉。景是写在文字上的,眼睛却是隐藏在文字以外的。要分析景语和情语的关系,就不能停留在显性的字面上,而要在字面以外的隐性视野还原出来。这位教师只还原孤帆的“孤”字,突出了只关心朋友的船的那双定格的、似乎是静态的眼睛。但是还没有分析“远”字,和“尽”字。忽视了这两个字,就忽略了眼睛注视的过程。从文字上看,这个过程至少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选择了孤帆,其次是追随远影,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都变成了影子了,眼睛还是专注着。最后是“碧空尽”,就是一直看到帆影消失了,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仅是语言之内的景,而景之外的目光的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内涵,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不从字面上把字面以外的目光还原出来,说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空的。

望着消失的孤帆,本来就够深情的了,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般的人人送行,送到朋友看不见了,就可以结束了,感情更深一些的,送到朋友的船不见了,也应该回头了。可是这里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有个“唯”字,只有长江在流,只看到长江在流,就是看到不到朋友的船帆了,只有长江向天水连接处流去。这就是说,船帆的那一点远影消失了,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朋友的般只越小,越难以辨认,就越是专注,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目光还在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这说明,离别的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表现离别的忧愁,用这种空白的景观,在唐中诗并不是个别的。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最后几乎用了同样的办法: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容留马行处。朋友和他的坐骑已经消失了,可是眼睛却留恋着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也是用一个主观性很强的空镜头来提示感情的深厚。这种技巧有点像现代电影中的空镜头。空镜头不是空的,只是景物是空的,而眼睛,心灵,感情却是实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