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核心素养在我市的教学改革全面进入内涵发展,整体推进,自主创新的崭新历史时期,我们物理组也提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和谐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程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来实现高效的理想课堂形态。“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力求实现的理想目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提出,不仅是对教学本质的深度把握,也是对以往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提升,更是对课堂建设走向的理性思考:不仅意味着一种基于实践的课堂教学新范型的确立,还标志着一种高品位的课堂教学文化变革方向的确立。理论上立意高远,实践上明确可行,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在这种良好的教育改革环境下,结合我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发表点看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有教师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等等,下面我就几方面具体问题研讨一下。
一、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追求“高效”的课堂已越来越多地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课堂教学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这种改善究竟是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的“量”的积累和增加,还是学生各种能力和素养的“质”的有效提高?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仍需我们积极去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效益观。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三个追求”:一是有效果。追求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一致;二是有效率。追求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例;三是有效益。追求教学价值的实现,即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教育需求的吻合。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组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的引导着、参与者、促进者;二是关注发展。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要注重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三是关注过程。要关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体验的过程。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教师学生及其情感的人文因素,又有教学目标、过程、教法等科学因素,我们只有抓住关键因素,重视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的创设,重视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重视教学内容的恰当取舍,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评价,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看广告,看疗效”——这是一句流行的广告词,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疗效才是人们选择药物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如果缺少了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效果,那么不管怎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都与事无补。教学行为的高效,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现代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而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是指教师和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和权力;教学中的平等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
现如今的课堂教学,老师往往是以启发式的方式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到教师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迅速指向标准答案,这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缺乏思维活动,缺乏主动性。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
- 上一篇:中学美术课创意教学设计
-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