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分层备课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3日

内容摘要:

分层备课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长等心理倾向,及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内容、练习作业等教学活动进行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旨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使之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分层备课/班级授课制/分层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内容/布置练习与作业/达标检测/几点思考

 

根据国家“十二五”全面规划的实施纲要,对教育的规划就是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在初中阶段就要在学生的教育上采取均衡全面的发展。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一些差异,两极分化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已开始呈现局部恶化的趋势。因此,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不少学校和教师采用了分层教学法,他们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发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要开展分层教学法,那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探索新的适合分层教学要求的备课方法。

我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班级授课制优点固然不少,但缺点也很明显。这就是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课堂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课堂的最高效益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此,本人认为,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才是最成功的教学。由于我校是一所县城内的普通中学,主要是划片招生,这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如何构建适合普通初中学生实际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我最大的教学梦想。在我带的班级内,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学生层次性更明显,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很难顾及同一班级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目标教学实现有很大困难,对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失去控制,由于要兼顾大多数,成绩好的学生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再发生质的飞跃难度很大;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与前面学生存在很大差距,而传统的讲课不会以他们为准,所以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成为班级成绩金字塔的“塔基”;那么是不是中间的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实际上这些学生往往在心态上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潜力可挖,可由于以上因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无论哪类学生都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教学,以达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由于学生班级内分层,所以在备课时我就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具体备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教学目标合理分梯度

教学目标分层是因为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学习目标的达成,我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即分五个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简单综合应用、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识记、领会、简单应用;B组学生达到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简单综合应用;C组学生达到记、领会、简单应用、简单综合应用、较复杂综合应用。也是C层学生的目标要在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之上再进行适当的提高和拓宽,尤其注重知识的沟通和能力的培养;B层学生的目标是完成教材和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A层学生的目标是完成书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目标分层,改变了以往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状况,使不同基础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样就可做到:C层学生确保基础,适当拓展深难度。总体上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局部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培养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