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
什么叫“老老实实”?“老老实实”对应的就是“花里胡哨”“失去本真”“光怪陆离”“莫名其妙”等。老老实实教语文,意味着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要贴近语文教学的原则,要靠近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过这种规律来实现语文教学。
?????身处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年代,近几年我们发现,语文圈江湖之气渐起,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门派。虽说百花齐放春满园,但我们更希望,能从语文的原点和规律出发,从语文教学的原则出发,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建议老师们多多看看那句话,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很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会忽略语文这一特征。在上课前,我们必须先去重温语文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的特征,时时刻刻落在我们心里并能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要思考,我的这堂课是不是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进行的,是不是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实在的,听、说、读、写、思而已。课堂教学离不开这样一些具体的实践,老老实实地把这些问题想透了,语文课堂就语文了。
????什么是语文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无论是去听课还是自己备课教学,拿这三句话去对照:这堂课是不是以语言为核心,是不是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老老实实,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目的。无论什么课文,我们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去思考,我是不是在老老实实地教这篇课文,是不是用语文的手法、语文的手段展开我今天的教学。所以,语文老师想要赢得自己的学科尊严,必须要建立自己专业的东西。我们必须要紧紧地贴着它,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遵循,尊重,这就叫老老实实。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边有一句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以前,我们每次教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让学生画出其中的形容词“紫红”“碧绿”“光滑”等,然后我们说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征”就算是品析了。听名师上课,他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这个问题,我当时在想,我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课堂学生也愣住了,几秒钟以后,纷纷举手。“老师,我知道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一定是少年鲁迅经常在石井栏溜来溜去,走来走去,滑来滑去,时间长了以后就把石井栏光滑了。”一想,真对啊,小时候我就有这种生活体验的。然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这就说明,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天哪,我们绕一圈才教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名师从这一个小小的形容词里就看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语文老师对语言要有高度敏感。可以说,语文教学的高低、优劣,最后就取决于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很多老师离了教参没办法评语言,他自己读不出语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