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既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面对学生间学科水平与学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客观事实,教师应采取分层作业设计的措施,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围绕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现状、分层设计优势、分层设计原则、分层设计方法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思考与探究,旨在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法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发展状况,进行有层次的区别教学”,这为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分层原则贯彻到作业设计与布置环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作业,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练习的价值,让每个学生获得发展进步。
一、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现状
(一)作业内容固化
内容单一、缺乏典型性是当前初中英语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教师缺乏创新作业设计的意识,仍旧沿用抄写单词词组、完成试卷和练习册等方法,对初中生来说缺乏人文性、趣味性以及挑战性,作业完成情况自然也不甚理想。
(二)作业缺乏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原有英语基础与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别,在进入初中后,英语课程学习难度上升,学生间的学科水平也慢慢拉开差距。在设计、布置英语作业环节中,教师对学生间的学习差距不够重视,简单采用统一作业内容与要求的方法,导致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对作业产生轻慢的态度,学困生又感到作业难度高,为避免完成率低受教师批评而抄袭他人作业。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作业形式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部分教师仍将学科成绩提升置于教学任务首位,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都呈现出功利化与模式化特征。比如,现阶段的英语课后作业以书面形式为主,只重学生“写”这一能力的优化,忽略了“听、说、读”能力的培养,最终“写”的能力也无法得到长足发展。
二、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势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班级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对英语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基础性的作业难度较低,缺乏挑战性,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使其端正态度,通过完成作业来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对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针对性强的作业内容能帮助其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地提高学科水平;而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作业分层设计能为其提供难度恰当的作业,引导其查漏补缺,先打好英语基础,再逐步提升,有效改善了作业难度较高学生不愿做、胡乱应付的问题。尤其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大环境下,分层作业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转变学生对待作业的消极态度,并改善了抄袭作业的现象,让作业反映学生的真实学情,便于教师收集作业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初中英语分层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初中英语作业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两项,课堂作业大多为基础巩固类的题目,且是班级学生的必做题,因此分层的重点应放在课后作业上,具体所需遵循的原则如下。
(一)“六要”原则
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以英语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为导向;第二,要根据当堂教学重难点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训练题目;第三,要重视典型试题与重点语法的讲解;第四,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第五,要鼓励学生说出存在疑惑的问题;第六,要观察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否存在不良习惯,并在点评阶段耐心指出,帮助学生改正。
(二)适度性原则
在设计分层作业时,不论针对何种层次的学生,教师都应严格控制作业量,综合考量学生学习时间、休息时间以及活动安排,设定科学的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作业总量,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完成,提高作业完成效率。此外,教师应避免过度“标新立异”,舍弃课本习题与补充习题而自行设计习题。科学性、典型性是课本习题与补充习题的优势所在,两者具有较高的学科价值。举例来说,补充习题一般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补充拓展,多为实践探究类作业任务,完成此类作业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实施作业分层后,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能力设计作业,并遵循多样化原则对作业性质进行细化,促进学生多项能力的发展。比如,教师可按作业完成时间设定前置性作业与后置性作业;按作业功能设定巩固性作业与探究性作业;按作业形式设定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按教学流程设计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复习作业;按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需求设定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等。
(四)适切性原则
在选择作业素材时,教师应遵循适切性原则,使作业尽可能设计当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易错内容。既要巩固课堂知识,也要进行知识拓展,围绕不同层次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设计作业。同时,具体的作业题目类型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及心理特征。
(五)激励性原则
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教师应及时完成批改,快速收集整理作业反馈信息并梳理出普遍问题,在课堂中有选择地讲评,填补教学遗漏点。教师要重视作业评语的作用,以客观理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作业中的常见错误,多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力争英语学习更上一层楼。
四、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方法
(一)作业主体分层
学生是作业设计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层次划分工作,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喜好、性格特征、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水平等,以此为依据开展科学分层。比如,班级中常有一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学习兴趣不足,教师在分层时应避免将其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分为一组,以免学生间出现消极学习的连锁反应。教师应重视作业主体的层次划分,为作业划分打好基础,为凸显学生层次划分的科学性,教师可以专门的试卷测试与学生日常课堂表现确定最终的分层结果。
(二)思维能力分层
思维能力与学习态度是划分学生层次的重要依据,教师可据此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要求学习态度端正且思维敏捷,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师生间形成良性的课堂互动。针对A层学生的作业设计应围绕“拓展提升”进行,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并适当拓展知识点、延伸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其知识储备。B层学生可包括两类,一类指的是思维活跃但课堂参与积极性不足、容易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另一类指的是思维反应相对较慢,但学习踏实勤恳肯上进的学生。针对B层学生,教师要以课内练习为主,设计包含课内知识的作业内容,指导学生熟悉教材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充足兴趣并锻炼其应用能力。C层学生主要为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都有所不足的学困生,此类学生由于英语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因此,针对C层学生,教师应使其感受到被关注与被尊重,设计作业时选择一些兼具基础性与趣味性的内容,转变其认为英语枯燥难学的固有印象,使其在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逐步重建学习自信心。
(三)作业难度分层
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英语作业可划分为三层,分别为基础巩固、提高创新以及拓展应用。A层学生需要挑战教师设计的专项训练题,不仅要能灵活应用、迁移课内知识,也要快速调动课外拓展知识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英语应用能力。B层学生需要高效完成基础题型,并在课内阅读拓展、能力表达等提高类题型中充分发散思维,正确运用所学知识。C层学生应认真完成基础巩固性作业,通过练习掌握当堂所学词汇、短语及句型,遇到不会的题目首先尝试多次思考分析,若不能独立解决则可向同学或教师寻求帮助,切忌同组学生相互抄袭。
五、初中英语作业分层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进行能力培养,并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参考,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合理转化为对应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凸显分层教学的针对性。举例来说,在开展九年级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为班级学生设定符合其实际学情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A层学生在写作时应做到准确体现题目要求与中心思想,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书面整洁、书写规范,尽量做到语法时态不出错,并能恰当使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写作手法为文章增添亮点。B层学生的写作标准则是内容不跑题,能够表述出大致的中心思想且语句通顺,语法与拼写错误量在合理区间内。C层学生的作文则应有展现中心思想的词汇与句子,能够使用语法与词汇构成几句完整通顺的句子。
(二)分层次布置作业
将作业分层主要是从作业内容难度出发,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作业,使其适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OurSchoolLife”一课时,教师可布置如下巩固练习:A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主题为“What’syourfavoritesubject?”的调查活动,做好记录与整理归纳工作,并将最终的调查结果写成英语作文,要求不少于80词,且作文中需要体现本课相关的词汇、句型以及调查者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所得出的结论。这样既能巩固学生课内知识基础,又能进一步强化其综合应用能力。B层学生的作业内容为课后多读教师总结的本课重点句型与词汇,并与组内成员自由结成3人小组,两名学生以“What’syourfavoritesubject?”开展对话,另一名学生记录其对话,三人间随机搭配,每个学生都有对话与记录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巩固B层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锻炼其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C层学生,教师应设置记忆型作业,为避免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在作业完成形式上下功夫,采取书面作业结合实践作业的形式。书面作业为抄写课本的重点词汇与固定短语,实践作业为与小组成员练习教师提供的重要句式,第二天在课堂中两两对话。通过抄写结合口语训练,提高了C层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英语基础。
(三)分层次评价作业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将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来评价其学习成效,而应与学生自身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其较过去有哪些进步。学习成就本就是一类相对的概念,对某一学生来说,10分可能是合理的成就;对另一学生来说,1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教师在评价作业时也应分层次进行,根据作业主体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针对性强、切中要点的评价活动。比如,针对C层学生,教师应以鼓励教育为主,多肯定学生在作业中取得的小进步;针对B层学生,教师则应给予指导性的评价,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以及暴露出的学习问题,引导其改正错误并优化学习方法;针对A层学生,教师应实施开放性评价,多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任务。通过分层次评价作业,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指导与鼓励,认识到自身微小的进步也是值得表扬的,产生源源不断的英语学习动力。
(四)随年级变化调整作业设计
随着学生年级变化,教师应调整整体的作业难度,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使学生能主动完成作业,从中获得提高。具体来说,当学生处于低年级段时,教师可设置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拓展作业三种类型。口头作业完成时间应设置为15分钟左右,C层学生可以对着课本录音跟读,B层学生则跟读教材并学唱英语歌曲,A层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朗读英语报纸的内容。书面作业的时间设置同样应控制在15分钟,C层学生要求独立默写单词或短文,B层与A层学生需要就特定话题写作50词左右的短文。课外拓展作业则可设置为选择性作业,学习尚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观看教师推荐的英语纪录片或电影,可在课下与同学相互交流。进入高年级段后,教师应适当提高作业难度,更多设置实践类的作业,比如组织英语社团、排练英语剧目、演唱英语歌曲、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接龙比赛等,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打乱分组,为同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分配合适的活动任务,引导A层、B层学生以先进带后进,鼓励C层学生大胆向同学请教问题,相互配合高效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性,从学生角度出发分层次设计作业,通过形式多样、科学趣味的作业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班级整体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钟艺.科学布置英语作业,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J].中学生英
语,2021(42):70-71.
[2]刘丹玮.新媒体时代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分析[J].校园英语,2021
(40):163-164.
[3]刘述春.减负视域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和批改评价策略[J].基础教
育论坛,2021(27):96-97.
[4]张欣欣.初中生英语作业抄袭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J].名师在线,
2021(20):46-47.
[5]余江南.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
(1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