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护航 崇素学子健康成长——2024年秋学期9-10月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公开课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崇素润心护成长

长安中学创办于1948年,前身是“崇素学堂”。“崇素”即为崇尚追求朴素本真之意。此外,我校杰出校友胡福明先生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胡先生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取其“求实”的内核,学校将“崇素求实”作为校风,取朴素、务实之意。同时,我们的校训“端居静思”鼓励我们沉着冷静地思考,真诚而踏实地生活。希望通过“崇素润心”的理念引领,我校学生能够务实笃行、真诚善良地健康成长。

积极向上  做阳光少年

2024年9月24日,初三(10)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积极向上,做阳光少年》的班会活动。

班主任韩春宇老师首先通过两个心情故事引导同学们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同学们逐渐认识到应当积极面对问题,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反思,思考是否与故事中的人物有相似之处。

随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深入探讨如何进行自我改变。正如古语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天生我材必有用”,同学们需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激励:我能做到,我一定行。然而,自信并不意味着自我陶醉、自大或毫无根据的自负。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通往成功路上的障碍。

在观看了一个奥斯卡获奖短片后,同学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到,如果每个人的性格中存在阻碍成功的因素,那么我们需要用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每天努力克服一些小缺点,每天坚持进步,这样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接着,韩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尝试改变思维模式、培养感恩心态、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以及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积极态度的力量,并学会如何运用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愿同学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10月16日初三(1)班开展了以“做情绪的主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程。

本节课以趣味小游戏“看emoji猜成语”导入,在多样的表情引入多样的情绪后,谢老师邀请同学们相互分享过去的周末的不同情绪,并带领同学们一起深入感知情绪。通过对同学的情绪的分析,大家商讨得出情绪也许是可以转变的,谢老师便借此契机分享一则故事,邀请同学们画出不同阶段的实时情绪。在故事的最后,同学们的情绪都从最初的愤怒逐步转为接受与懊恼。体验过情绪转变的同学们分析了情绪转变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改变想法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同时,谢老师向同学们科普到,不同的情绪是不同心理需求的反馈,深入情绪看需求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自己的情绪。

通过对于一些案例的讨论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们认识到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我们要学会通过转变想法,深入情绪的本质需求来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们学会了分享快乐,快乐加倍;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每件事,学会调节情绪;以平常心对待无常事,把握当下,做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开心地度过有意义的每一天。

爱在屋檐下

步入初中阶段,许多同学开始感受到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得愈发困难。为了帮助我们应对这一挑战,10月17日,徐梦阳老师精心组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主题聚焦于亲子沟通。在课堂的开始,徐老师播放了一段悠扬动听的音乐,这美妙的旋律仿佛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与父母共度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回忆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随后,徐老师引导我们深入探讨了近期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具体原因。通过生动的情境模拟和情绪大转盘的互动方式,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面对沟通障碍时,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堂课不仅让我们明白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还让我们认识到,在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冷静下来,理性分析,而不是冲动地与父母发生争执。

通过这次班会课的学习,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到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首先保持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然后再与父母进行坦诚的沟通,以期达到更好的理解,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堂课对同学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更好地与父母携手前行。

团结一心 共同前进

班级是学生们展示才华、完善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他们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同时,这里也有许多辛勤的园丁,默默为学生的成长浇水施肥。在不断地挑战和成长过程中,学生们逐渐从依赖班级温暖的幼鸟,成长为能够为班级增光添彩的雄鹰。

10月19日下午,长安中学初二(1)班成功举办了以《团结一心 共同前进》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多位班主任参与了此次听课和评课活动。

这节班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紧密围绕班级团结的主题。通过各种环节,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其中的作用。

活动伊始,主持人邀请学生们分享对班级的印象,旨在帮助他们对班级有新的认识。接着,通过“你比划我猜”的游戏,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除了游戏,本次公开课还设计了多项头脑风暴活动。学生们观察不同的案例,然后分组讨论、分享和总结。活动以一段视频作为结束,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让他们明白班级是属于大家的,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个集体才会更加出色。

在活动的最后,班主任进行了总结,并号召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将班级打造成一个卓越、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集体。

寻找属于自己的“记忆面包”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同学们面对繁重的学科知识点,正遭遇着记忆上的巨大挑战。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有意义记忆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技巧,10月29日,杭鋆怡老师组织了初二(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以《记忆有秘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节课巧妙地以“动物大接力”这一小游戏作为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同学们的共鸣: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中,随着记忆内容的增多,大多数人会遇到记忆难题。杭老师借此机会引入了“记忆”这一主题,并鼓励大家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记忆面包”。

接着,杭老师从记忆过程的识记环节开始,设计了三个挑战关卡,激励同学们在完成挑战的同时,不断思考:“除了机械重复记忆之外,我们还能用哪些更好的方法来记忆这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点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记忆?”同学们积极参与,勇于挑战,成功掌握了对记忆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多种方法,包括分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手写记忆法和组块记忆法,并将这些方法有效地应用到了各学科知识点的识记中。

“仅仅掌握这些方法是不够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识记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的内容越少,遗忘的就越多……”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认识到保持环节是记忆过程的关键。只有通过定期复习,识记的内容才可能被长久地保存下来。

最后,杭老师强调:“记忆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将学到的方法持续运用到学习中,日积月累,你们一定能够成为记忆高手!”这番话旨在激励同学们调整学习态度,正确面对学习中的难题,从而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记忆是学习中极为关键的能力,有效的记忆策略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从而提升学习的整体效果。通过本次班会课的记忆技巧练习,同学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记忆方法,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撰稿:各班级

摄影:高慧娟

初审:缪文波

终审:范嘉松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