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劳技课教学有效性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其实质就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课程。劳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如何提高劳技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劳技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作这个论题的探索,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共鸣,共同提高。
一.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首先,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劳技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劳技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劳技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二.
- 上一篇:201812数学组理论学习材料
- 下一篇:201901英语组理论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