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英语组理论学习材料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tea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3日

201901英语组理论学习材料

浅谈探究性英语学习对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研究_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探究性英语学习对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研究_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探究性英语教学教育行为改善

  [论文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用英语表达交流,最后达成一致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探究性学习特征的角度,对教师教学行为改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学阶段实践探究性英语教学的一些做法。

  小学探究性英语教学,指的是在小学英语课中.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为前提,通过主题活动、自主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有问题的感觉,有探究的欲望,学习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即在基础型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材料收集、信息处理、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等形式,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因此,小学探究性英语课是以“问题”为载体,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探究过程,注重能力培养,是一种崭新的英语课程。

  一、探究性英语学习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善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但是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

  从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来看,其目的是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一种对事物求知、求真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探究性英语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形式必将导致教师对新的教学行为的思考和变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新的定位,研究在探究性英语课中教师的行为要求,使英语教学的知识性和交际性与探究活动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对教师行为要求进行了研究:

  1.探究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教学观念发生变化。

  教师应认识到,英语探究性教学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语言运用与探究过程相结合。因此,教师的行为改善要兼顾连接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关注探究实践过程,统整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两纲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教师尝试了一些重在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探究主题,如:在紧急自救的主题中。学生对什么是火灾,它的危害有多大,什么东西是易燃物品,怎样预防火灾,遇到火灾的紧急措施以及如何逃生和自救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这一主题的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资料进行选择和整理,然后以海报的形式展示。这样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尝试合作学习,懂得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义,学习探究技能,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科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结合“两纲”教育。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的不同主题进行设计。如:在“Gettingtoknowyou”中,教师可利用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周围的人,培养学生爱家人、爱同伴、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Placesandactivities”中,学生在学习公共场所的道德规范的同时,学习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Thenat—uralworld”中,在学习大自然的植物和动物时,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和珍惜生命;等等。

  因此,只有将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语言运用与探究过程相结合,兼顾语言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关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探究内容的、开放性的探究方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