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七年级女生篮球课中的运用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3日

初一女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教学群体,她们来自体育环境不同的各地小学,篮球基础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篮球教学中如果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撑不下”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上篮球课的兴趣。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育必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在篮球课堂教学中,本人针对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篮球技术基础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法来实施篮球课堂教学。

    在期初,通过篮球基础摸底测试,我把学生分为三个类型:A----“基础型”即对篮球知识了解不多,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约占20%;B----“提高型”即具有一定的篮球知识,能完成简单的篮球动作,篮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约占70%;C----“优秀型”即曾参加过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或篮球训练,各项篮球技术熟练,水平较高的学生,10%。本文将以运球、传球和投篮教学为例,具体展开论述。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制定

       运球

    学练原地运球及相应的身体姿势,体会运球和拍皮球的不同,能协调前臂、手腕、手指共同用力

    在熟练掌握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学练行进间运球,能判断走步和二次运球

    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运球方法,加强左手控球能力、运球时变向、变速、急停

    传球

    学练双手胸前传接球,体会传球时的手臂手指动作、接球时的缓冲,以及传接球的重心改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