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就要精心设计学困生练习,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 、我认为设计任务时应当妥善安排好学困生的角色。就是说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较适合的角色。如果事先就规定说哪个是学困生哪个是优等生这也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行,因为涉及到分组。比方分到这个组说不定他就是,因为你分组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座位来分组的,不是根据成绩好成绩差来分组的,那这个组里到底谁是优等生谁是学困生就不一定了,这时候老师要真正为每个学生决定、设计一个角色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到一个活动有不同的角色,而且不同的角色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组中我们还有group leader,对吧,我可以建议学习好的一个学生做group leader,还可以让一个学生负责记笔记,就是人家一边讨论要记笔记,还可以指定一个学生主要负责汇报,最后大家说完了你去汇报,这样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然后呢小组自己再讨论,我做什么,你做什么,他(她)做什么,这样每个人就会有自己的选择余地,我想如果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的周全一些,另外使角色更具体一些,小组活动做起来成功概率会高一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设计意图:在此活动中,首先我故意选学困生的练习本作样本,他们就会有种亲切感,自发产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我尊循了“面向全体,人人平等”的教学理念。其次让其先作简单的提问,是考虑到了他们知识的薄弱特点,让其产生参与的信心。最后等他们听了别人的回答后,给其铺垫好了路,再做复杂回答水到渠成。)
二 、老师在设计角色的时候自己要把每个角色都演一遍,把所说的话都要大概有个记录,老师就可以看得出来哪一个角色困难一点,哪个角色容易一点,可以在分角色的时候进行一种暗示指导,让大家选角色的时候选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就是知道了角色可能要讲哪些语言他可以在活动之前把这些语言练习一下给点语言支持,也能使更多的人参与一个分角色
三、教师要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多用鼓励性语言、语气和学困生进行交流。协调,帮助使有困难的学生能继续参与,直接完成他们所承担的任务。设计任务活动时要为学困生设计一些“特殊活动”即他们可以参与的活动。若在执行过程中其还有困难,教师就要降低原任务的难度,坡度。例如,对于复杂的对话,我就分节让其操练,从最简单的说起。
四、 让“学困生”享受更多的爱和尊重
从心理学来讲,“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关心,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爱护,才能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不能以分数低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把“学困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对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在班里公布,而是找其个别交谈,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要及时表扬,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信心。
五、 使“学困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舞学生,使他们进一步追求成功。从根本上说,要让“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让他们体会到“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手势、板书、实物、情景设计(多媒体课件)等直观形式,启发引导“学困生”解答较为基础的知识,以旧带新,以新复旧,吸引“学困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 上一篇:初中体育分层教学初探
- 下一篇:如何利用组织图实现差异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