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阿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额外核心、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程,结合国家教材及地方教材开发校本教材一直是新课改后综合实践学科的主要指导思想,这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需要,也是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方法 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 手工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力体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本课程都有明确的规定。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和意义。同时开发校本教材内容,也是贯彻上级丰富教材结构的精神,由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组成教材的内容。因此说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更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校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安排了小组人员,在几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内容开发。
一、提高课程认识,更新观念
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 的经验与生活额外核心、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为活动、实践动手,其综合性是课程的主要特征。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都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和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校本教学内容的开发尤其显得重要。在初中较短的课程体系中,历来存在一种定式,那就是将课程分为主科和副科两部分,中考科目定为主科,非中考科目定位副科。综合实践课程因为不参加中考,所以在教学中被作为非中考学科而遭到忽视。这样局面导致家长、学生都轻视综合实践课程,长此以往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及效果提高都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同样具有难度。因此要求我们任课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从自身做起,重视课程的教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探索新课改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途径,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结合国家教材及地方教材开发校本教材一直是新课改后综合实践学科的主要指导思想,这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需要,也是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需要。按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和发展自我这三个维度发展,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明能力的途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在制造能力方面、手工创作方面都将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比如我们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生活用品,将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拉近了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了信心。
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堂上安排了学生为自己做一个笔筒,学生对笔筒的印象很深,家里多数都有一只笔筒,所以做一只笔筒非常能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笔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工具,作笔筒首先要确定材质,对于中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最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完成制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减少手工制作带来的材料消耗费用。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种笔筒,个性鲜明的笔筒和形状各异的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然后我提问学生:
师:笔筒漂亮吗?实用吗?
生:漂亮实用。
师:功能多吗?材料是否环保?有创意吗?什么是创意?
生:有创意!环保!我也想做个有创意的笔筒。
师:那就做个有创意的笔筒吧,而且要有自己的个性。
然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对笔筒设计制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笔筒的材质学生确定硬纸板很多学生都自己设计了形状,自己准备了材料。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对创意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案,包括笔筒的大小、形状、功能、审美等几方面的问题,最后由小组同学实施组装和装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有创意的笔筒诞生了。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能力,培养了创意能力、提升了审美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我向学生提出了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延伸。
师:如果我们换成一个大一些的纸盒,我们还能用来做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大盒做笔筒似乎浪费了。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 上一篇:【初中语文】]学法多样 差异发展
- 下一篇:【体育】初中体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