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初琢展风采 研思笃行促成长——无锡市长安中学政史地组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发展的希望,肩负着立德树人、薪火相传的重任。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我校政史地教研组开展“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历史学科的赵云萍老师带来《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融》,道法学科的曹余慧老师带来《认识民法典》。 

赵云萍老师课堂以长城隘口听羌韵,敕勒和声谱石盟的诗意标题切入,通过解读标题,巧妙点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核心主题,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引进山戎作物、韩愈《原道》中的夷夏之辨等史料,引导学生从物质交流与礼仪交融两个维度,初步感知春秋时期华夏认同的萌芽 

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借助动态地图与表格工具,纵向梳理秦至清的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史实,横向对比各朝代治理策略的异同,清晰勾勒出战和并存、和为主流”“多元一体、因地制宜的民族交融特点。课堂特别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分析表格数据,自主归纳出民族交融推动国家统一、奠定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意义。在小论文任务中,学生以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元朝边疆治理为史实支撑,论证制度创新与文化认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推动作用,有效提升了史料运用能力与逻辑思维。

本堂课多元一体为主线,不仅是知识的整合,更是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和而不的深层特质 

曹余慧老师的课堂以“民法典闯关游戏”活力导入,邀请学生参与“民法典知识闯关”,以选择不同选项触发法律后果的互动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民法典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初步建立“权利与责任”的法治意识,自然切入“民法典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主题。 

新授课中,曹老师首先通过播放视频宣传,引导学生观察民法典对人格尊严权、财产权、生命健康权等民事权利的保障,随后开展对对碰活动,帮助学生区分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强化对民法典调整范围的理解。接着,以改编的“魔丸歧视案”“哪吒捉迷藏案”为核心案例,结合《民法典》条文,分析案例中权利侵害的具体表现及责任判定逻辑,深化学生对法律程序和责任归属的理解。此外,曹老师还设置模拟法庭环节,聚焦“借书丢失纠纷”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法律程序的严谨性,能够自主总结出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最后,曹老师布置了分层祖业,除完成相应的检测习题外,还可以选择完成一份“守法小公民倡议书”,将法治意识转化为实践承诺。

整节课以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通过游戏闯关、案例剖析、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元的活动,带领学生一步步揭开《民法典》的神秘面纱,在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中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课后,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评课议课。老师们结合教学目标达成、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贯彻落实、分层作业布置等方面,对汇报课进行深入分析和点评,既肯定青年教师课堂中的闪光点,也中肯提出改进建议,为青年教师的教学之路指明方向。

此次汇报课活动,既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青蓝工程“传帮带”精神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青蓝工程”为支点,助力青年教师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共同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曹余慧

初审:赵 倩

终审:顾翔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