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教师在课堂上只有一种方法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尝试、实验才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素养。课堂应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课堂闪烁别样的智慧。
【关键词】解放素质教育 尝试
学校开展的“我最喜爱的一节课”的征文活动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教师,对其结果必定是非常关注的,其结果在我意料之中更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枯燥”、“烦闷”、“无趣”的代名词,选择思品课的学生必定是没有的;意料之外的是,有两个学生的“我最喜爱的一节课”竟是思品课。
看到这个结果,我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反思,学生选择思品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李同学说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是思品课上老师没有按照书本内容照本宣科而是把她同学真实的故事用四个篇章展示给我们,用身边的故事给我们不一样的启迪,我喜欢这种“鲜”“活”的课堂;顾同学说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是思品课上老师将讲台交给我们,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向讲台,虽然害怕但把自己的观点在讲台上与同学分享是那样的有趣,我喜欢做主人的课堂。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只有一种方法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失败的,尝试、实验才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素养。
应试教育一直被人诟病,但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却起了调节和补偿社会公正的正面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必须存在,可如果只有应试教育,那样的教育就是可悲的。有人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而剩下的教育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总体能力,笼统地概括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在这样的现实因素下,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就是我们这些非中考科目吗?作为非中考科目的老师,有责任更有义务承担起素质教育。我,踏上工作岗位已有四年多了,对自己的课程目标一直有着自己的思考:我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这个课程目标与素质教育不也是一致的吗?
一、 解放学生的头脑
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现在虽然没有以前的固有迷信思想却有当代的迷信思想——盲目相信教科书、参考资料。回想当初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质疑这玩意离我还真是远,我只知道一味地接受,可进入大学之后却给我原来的生活当头一棒,让我发现,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于我只有老师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上我坐在自己的一角落,羡慕那些与老师侃侃而谈分享自己观点的同学、羡慕那些敢于质疑老师观点的同学,虽然他们一开始说出的观念让人啼笑皆非,但任何事都是从0开始才会有1,而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拥有了“自我”,而我却只能沦为“自我”的附属品。
所以当我成为人民教师的时候,我就暗暗决定,我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自我”,而不是沦为别人的附属品。
有次在课堂上我故意把“竞争”写成了“竟争”,大声的问同学们,有问题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有,可我再大声的说,真的有问题吗?此时有一半的同学变成了没有,我再一本正经的问,你们真的确定吗?此时教室里的学生已经开始摇摆不定了,最后我跟同学们说,今天这一课就是要跟你们分享“质疑”这个词语,质疑老师的权威,坚定真理,拥有自己的大脑,形成一个大写的“自我”。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体育】“生如夏花”之初中体育教…